香篆半消,寿波重酌。
意思:香篆半消失,寿波重新斟酌。
出自作者[元]李俊明的《感皇恩 杨成之生朝四月初三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诗的开头,“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鸟儿的叫声比喻为对春天归去的怨念,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留恋和不舍。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接着,“*荚初生两三叶。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荚初生,杨花飘落,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撩乱”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杨花飘落的纷乱场景,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
“鹊声头上,喜来时节。”这句诗描绘了喜鹊的叫声带来的喜悦气氛,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欢乐和生机。
“香篆半消,寿波重酌。”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香篆燃烧,寿波重酌,营造出一种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玉带金鱼坐中客。”这句诗描绘了宴会的主角,他们戴着玉带,金鱼腰带,象征着他们的地位和权力。
“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欢乐和自然的美景,将宴会的环境描绘成如同仙境一般。
最后,“试从今後,数蟠桃结。”这句诗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留恋。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