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意思:把镜子看头发,拿杯话故乡。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离别故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 首联“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钟鼓的声音在离别的时刻响起,车马徒步的人们忙着准备行装,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这两句诗用词精炼,通过“钟鼓”“离日”“车徒”“夜装”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新火在厨房中燃烧,柳树在晨霜中显得更加轻盈。这两句诗通过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 颈联“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诗人通过自照铜镜看到自己已经有了白发,拿起酒杯和家人话起了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诗人嫌儿女们哭哭啼啼的,今天自己却也忍不住泪湿衣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故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华发

    读音:huá fà

    繁体字:華發

    英语:grey hair

    解释:〈书〉花白的头发。

    详细释义:1.花白的头发。唐?元稹?遣病诗十首之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

  • 故乡

    读音:gù xiāng

    繁体字:故鄉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home

    意思:(故乡,故乡)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