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意思:临死遗言特别苦口,平生谏疏最早被鳞。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内翰洪公舜俞哀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一位已故官员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首句“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描绘了过去的岁月,端平年间,典章制度更新,这位官员的笔下如神,可见其文才出众。 “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进一步描述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视为真正的学者,晚辈们也把他当作前辈尊重。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描述了他生前直言不讳,尽管已经病重,仍然苦口婆心,为国家和君王的前途担忧。 “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最后一句表达了他的遗憾,他未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已离世。他希望有人能向君王进言,注重伦理道德。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官员一生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对过去的岁月进行了回顾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端平典册新,三麻九制笔如神。
内庭唤作真学士,晚辈推为老舍人。
垂死遗言尤苦口,平生谏疏最婴鳞。
建功不作于潜死,谁为君王说厚伦。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苦口

    读音:kǔ kǒu

    繁体字:苦口

    短语:甘苦 苦 苦味

    英语:bitter to taste

    意思:
    1.味苦难尝。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

  • 垂死

    读音:chuí sǐ

    繁体字:垂死

    英语:dying

    意思:接近死亡。
    宋·苏轼《登州谢上表》之二:“愿忍垂死之年,以待维新之政。”
    巴金《<家>法译本序》:“我绝不做封建家庭

  • 遗言

    读音:yí yán

    繁体字:遺言

    英语:the last words

    意思:(遗言,遗言)

    1.临终的话。
    《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

  • 尤苦

    读音:yóu kǔ

    繁体字:尤苦

    意思:苛责;污衊。
    唐·刘知几《史通采撰》:“而魏收党附北朝,尤苦南国,承其诡妄,重以加诸。”
    浦起龙通释:“尤苦,谓污衊之。”

    解释:

  • 婴鳞

    读音:yīng lín

    繁体字:嬰鱗

    意思:(婴鳞,婴鳞)
    谓触及龙之喉下逆鳞。比喻人臣犯颜直谏。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