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骊山作》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意思:秦始皇东游到周天子的鼎,刘邦项羽纵观都伸长脖子。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过骊山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秦始皇的讽刺,对刘邦和项羽推翻秦朝的赞扬。诗中描绘了秦始皇东巡时,百姓的穷困生活,以及他死后被牧童放火烧毁的悲惨结局。 首句“始皇东游出周鼎”,描绘了秦始皇东巡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周朝的鼎在秦朝灭亡后流落民间。 “刘项纵观皆引颈”和“削平天下实辛勤”两句,描绘了刘邦和项羽推翻秦朝的艰辛历程。他们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削平天下,结束了战乱。 “却为道旁穷百姓”一句,揭示了秦始皇虽然削平天下,但他的统治并不被百姓所接受,反而使道旁的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黔首不愚尔益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秦始皇统治下百姓生活困苦、愚昧无知的不满。 “千里函关囚独夫”描绘了秦始皇死后被囚禁在函谷关的场景,暗示了他的悲惨结局。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描绘了牧童放火烧毁秦始皇陵墓的场景,表达了对秦始皇死后凄凉的悲惨境遇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始皇的东巡、刘邦和项羽推翻秦朝、秦始皇死后被囚禁以及牧童放火烧毁陵墓等场景,表达了对秦始皇统治下百姓生活困苦、悲惨境遇的不满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刘邦和项羽推翻暴政、结束战乱、建立新朝的赞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引颈

    读音:yǐn jǐng

    繁体字:引頸

    英语:crane one; s neck

    意思:(引颈,引颈)

    1.伸长颈项。
    唐·杜甫《舟前小鹅儿》诗:“引颈嗔船过,无行乱眼多。

  • 纵观

    读音:zòng guān

    繁体字:縱觀

    意思:(纵观,纵观)

    1.恣意观看。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北史裴矩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