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孝陵》 古悲收载去,仕女莫相从。

古悲收载去,仕女莫相从。

意思:古代悲收载去,在你没有跟着。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游孝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穿郭趋斜径,晴云片片逢》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的优美诗篇。它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古迹的残垣断壁,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敬仰和感慨。 首联“穿郭趋斜径,晴云片片逢”描绘了诗人穿过城市,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不期而遇的晴空云朵,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这里,诗人通过“斜径”和“晴云”这两个意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明朗、清新的春日景象。 颔联“春痕新草木,岩气隐虬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草木初生,新绿如画,岩壁上隐约可见的龙形之气,更增添了景色的生动和神秘。这里,“春痕”和“岩气”两个意象,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颈联“残甓同遗玺,孤亭倒晚钟”则转向了对历史的描绘。诗人看到了残破的城墙和废弃的印玺,又听到了孤独亭子在傍晚的钟声。这一联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敬畏。 尾联“古悲收载去,仕女莫相从”是诗人的感慨和劝诫。诗人对古人的悲叹和感慨被载入史册,而那些仕女们却不能理解他的情感。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它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穿郭趋斜径,晴云片片逢。
春痕新草木,岩气隐虬龙。
残甓同遗玺,孤亭倒晚钟。
古悲收载去,仕女莫相从。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收载

    读音:shōu zǎi

    繁体字:收載

    造句:

  • 仕女

    读音:shì nǚ

    繁体字:仕女

    英语:maid of honour;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beautiful women

    意思:
    1.旧指官宦人家的

  • 相从

    读音:xiāng cóng

    繁体字:相從

    意思:(相从,相从)

    1.跟随,在一起。
    《史记日者列传》:“宋中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汉书食货志上》:“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