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两声深院里》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

意思:雨声深深的庭院里,歌扇小楼中。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水调歌头·两声深院里》

全文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两声深院里》是宋末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在宋亡之后,隐居山林,缅怀故国之作。词中描写了深院里的蟋蟀鸣声,让词人想起了过去的时光,引发了词人对故国和旧友的思念之情。词人以蟋蟀鸣声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诗词鉴赏类书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
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
娇颤须扶未稳,腰褭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
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
宝钗斜,云鬓乱,几曾逢。
谁知去三步远,此痛与君同。
玉箸残妆谁见,獭髓轻痕妙补,粉黛不须浓。
重见为低诉,余恨更匆匆。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