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意思:龙顺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对洞口。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太乙真庭结宝坛》是一首描绘道教仪式和神仙世界的诗。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太乙真庭结宝坛的场景,以及神仙世界的壮丽景象。 首先,诗的开头“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描绘了道教仪式中结宝坛的场景,其中“太乙真庭”指的是道教的神仙世界,“宝坛”则是道教仪式中用来祭天的坛场。“中涵元象”指的是坛场中蕴含的天地万物之象,“无言”则表达了天地自然之道的神秘和深奥。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这两句描绘了神仙世界的景象,其中“三山”是道教传说中的神山,“楼台”则是神仙们的居所,“北极星”则代表了神仙世界的中心。这两句诗将神仙世界描绘得如诗如画,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岁人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神仙们的行动,“岁人飞宫”表达了时间的流转,“神移列驭”则描绘了神仙们的行动。 “妖氛自逐灵旂卷,瑞谷常登御廪蕃。”这两句诗描绘了神仙世界的祥瑞景象,“妖氛”指的是邪恶的力量,“灵旂”则是指神仙们的旗帜,这两句诗表达了邪恶力量被神仙们驱逐,而祥瑞的谷物则常被供给给百姓。 “晓日破红浮门栱,夕云凝紫护周垣。”这两句诗描绘了神仙世界的自然景象,“晓日”和“夕云”分别代表了早晨和傍晚的美景,“浮门栱”和“护周垣”则描绘了门和墙的美妙景象。 整首诗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仪式的赞美和对道教神仙的敬仰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这首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神仙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精炼,表达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道教文化和历史背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
岁人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
妖氛自逐灵旂卷,瑞谷常登御廪蕃。
晓日破红浮门栱,夕云凝紫护周垣。
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天马应歌来伏卫,岳祗聊职听朝昏。
传闻词客新吟苦,玉案缠承上帝恩。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仙书

    读音:xiān shū

    繁体字:仙書

    意思:(仙书,仙书)

    1.道教论神仙之书。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
    明·高启

  • 书语

    读音:shū yǔ

    繁体字:書語

    意思:(书语,书语)

    1.书传中的话。常含有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之义。
    《隋书李密传》:“密与化及隔水而语,密数之……化及默然,俯视良久,乃瞋目大言曰:‘共你论相杀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