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意思:曾听说看蹄滓,怎么知道海水大。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大海的壮丽景象,以及它对诗人心灵的震撼。诗人通过描绘大海的浩渺、滔滔不绝的流淌,以及它吞江饮江练、如带般远泻的壮观,表达了对大海的敬畏和向往。 首句“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诗人以浅显的比喻开始,蹄涔,是马蹄所溅的小水洼,与之相比,海水的浩瀚无垠、波澜壮阔就立刻显现出来。这句诗也暗示了人们对大海的无知和浅薄,只有真正面对大海,才能领略其伟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浩浩,形容水势浩大,与天齐高。滔滔,形容水流众多,汇聚而来。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大海与天空相接、众多河流汇聚的宏大场景。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诗人用精妙的比喻,将大海的壮丽景色进一步深化。练,是丝织品的一种,洁白如练。河,指黄河。如带,形容河水如带般宽广。这句诗描绘了大海平静时,江水被平缓地吞没,如同白练;而当大海波涛汹涌时,河水被远远地冲刷,如同一条宽阔的带子。这种动静结合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是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向往和渴望。终日,形容时间之长。取长鲸鱠,诗人以捕鲸鱠为喻,表达了诗人想要征服大海、探索其深处的渴望。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挑战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挑战和追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精神。诗人用精妙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大海的伟大和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海水

    读音:hǎi shuǐ

    繁体字:海水

    短语:饮用水 自来水 枯水 污水 蒸馏水 矿泉水 雨水 冷却水 死水 盐水 软水 烛泪 雪水 清水

    英语:seawater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