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闲居呈复古》 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

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

意思:伐木添山色,挖渠掰开流水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闲居呈复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的乡村生活,虽然有些懒散,但并不缺乏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自然、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 首联“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方式,虽然懒散随意,但并非无所事事,无所追求。这也为下文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颔联“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通过描绘伐木和开渠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生机。伐木增添了山色的韵味,穿渠则引来了潺潺的水声,使得乡村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丰收景象。经过霜降,芋头更加美味可口,带着雨水的滋润,花朵也相继开放,展现了乡村的繁荣和美好。 尾联“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通过描述诗人迎接邻翁的场景,展现了乡村人情的淳朴和热情。诗人用扫落叶的方式来迎接邻翁,表现了乡村人的真诚和朴实。 整首诗以自然、和谐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
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
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
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伐木

    读音:fá mù

    繁体字:伐木

    英语:lumbering

    意思:
    1.砍伐木材。
    《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唐·杜甫《题张氏隐居》诗:“春山无伴独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