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见行路人,芒芒将焉往。
意思:当时看见过路人,芒芒哪里去。
出自作者[明]归昌世的《和陶杂诗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的优美诗篇。它通过早晨出发、日暮归来、林水间的行走、濠濮的想象、与行路人交谈的感受、对播种者的观察、对野舟横渡的欣赏以及对田父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晨朝理轻策,日暮脱归鞅”,描绘了早晨出发和日暮归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规律性和时间的流逝的感慨。轻策,指的是轻便的行具,如竹杖、木屐等,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和随遇而安的态度。而“脱归鞅”则表达了诗人对忙碌一天结束的期待和放松的心情。
“行行林水间,修然濠濮想”两句,通过描绘林水间的行走,引出了诗人对濠濮之景的想象。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恬静之感的体验。
“时见行路人,芒芒将焉往”一句,通过观察行路人,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匆忙和茫然,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不如播种者,晴雨候消长”是诗人对播种者的观察所得出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勤劳耕作的人的赞美和对无为行者的批评。晴雨候消长,形象地描绘了播种者的辛勤劳动和对自然的敬畏。
“野舟横可渡,不复愁河广”是对野舟横渡的欣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深感田父言,耕耰戒卤莽”是对田父的深切感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耕作的敬意和对朴实生活的向往。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的赞赏,以及对社会浮华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勤劳耕作、敬畏自然,同时也表达了对朴实、简单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对社会浮华的批判。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优美诗篇,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