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四日雪》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意思:入侵时夺气四时出错,想问问上天为什么不责备。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二月四日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 首段描述了前日枝条初展,昨日大雪纷飞,今日又恢复春天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第二段则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常和上天的冷漠,对人生遭遇的困境表示疑惑。 第三段则是对时序错乱、天命难测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第四段则是对颜跖、天地、花、麦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命运的敬畏。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日春风初摆条,昨夜雪飞深一尺。
北帝及腊不行令,东皇发煦遭尔厄。
侵时夺气四时错,欲问上天何不责。
天高地厚语难通,俛首下土徒叩额。
或言莫信难可闻,鹤鸣至微犹不隔。
休问天,问颜跖。
休看花,看垄麦。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四时

    读音:sì shí

    繁体字:四時

    英语:the four seasons; four o\'clock

    意思:(四时,四时)

    1.四季。
    《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 上天

    读音:shàng tiān

    繁体字:上天

    短语:天国 西方 净土 天堂 极乐世界

    英语:go up to outer space

    意思:I

    1.天空,

  • 夺气

    读音:duó qì

    繁体字:奪氣

    英语:severe exhaustion of QI

    意思:(夺气,夺气)
    挫伤锐气;丧失勇气。
    《孙子军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