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伏日》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意思:屋山竹子树木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着睡觉。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伏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是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淡泊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屋山、竹树、疏蝉,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幽的画卷。而“净扫风轩”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净和舒适,“散发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休息。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一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唯一的爱就是枕边放着的一卷陶诗。陶诗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对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人将陶诗置于枕边,表明了他对陶渊明诗歌中所表达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淡泊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淡然,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风轩

    读音:fēng xuān

    繁体字:風軒

    意思:(风轩,风轩)
    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元·倪瓒《二月十五日雨作》诗:“风轩红杏散余霞,

  • 山竹

    读音:拼音:shān zhú

    山竹的解释

    山竹又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既可以指植物山竹,也可以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山竹,与榴莲齐名,号称“果中皇后”。

    词语分解

    • 山的解释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
  • 屋山

    读音:wū shān

    繁体字:屋山

    意思:
    1.屋嵴。
    唐·韩愈《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