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白狼山两首》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意思: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游白狼山两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景色,充满了诗意和冥想的氛围。这里有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悬岩小阁碧梧桐”,描绘了一个悬挂在岩石上的小阁楼,周围环绕着碧绿的梧桐树。这个图像展现了诗意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偏远和宁静。 第二句“似有人声在半空”,这里运用了听觉元素,似乎有人在空中说话,给这个宁静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悬念。 第三句“百叩铜环浑不应”,这里的“百叩”形象地描绘出了敲门者的急切,“浑不应”则表现出了小阁的寂静,无人应答。这一句在整首诗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对这小阁内的情况产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 最后一句“松花满地午荫浓”,描绘了满地的松花和浓郁的午间树荫,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和幽深。 整首诗以优美的图像和声音描绘了一个悬岩小阁的景色,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悬念,使得这个景色更加深入人心。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冥想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神秘和深远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铜环

    读音:tóng huán

    繁体字:銅環

    意思:(铜环,铜环)

    1.亦作“铜镮”。铜制的门环。
    宋·苏轼《武昌西山》诗:“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元·冯奖翁《金马门赋》:“当关

  • 松花

    读音:sōng huā

    繁体字:鬆花

    英语:Song Hua

    意思:亦作“松华”。

    1.松树的花。
    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