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厌伏枥,饥鹰思下韝。
意思:老骥伏槽压,饥鹰想下衣。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再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柴门数顷秋,半日为迟留》展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柴门数顷秋,半日为迟留”描绘了秋天的乡村景象,诗人流连于这片田地,半日都未离开。这里的“柴门”可能是指乡村的简陋篱笆门,也可能暗指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数顷秋”则描绘了秋天的田野,给人一种宁静、丰收的氛围。
“老骥厌伏枥,饥鹰思下韝”两句,诗人以“老骥”和“饥鹰”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老骥”和“饥鹰”都是自由、无拘无束的象征,与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野桥危欲断,山雨落还收”两句描绘了乡村小桥边的景象,雨后的山桥边显得更加危险,仿佛要被雨水冲断;而山雨却突然停止,仿佛刚刚还在倾泻而下。这里既有诗人的愁苦,也有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最后,“何许丹青手,端能写此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找到一位能够描绘出自己内心愁苦的画家的期待。这里的“丹青手”可以理解为画家,也可以理解为能够理解诗人内心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愁苦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