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
意思:霜风惊过雁,疏林皓月露。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同李三月夜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和感受的诗,通过对霜风、雁阵、月露、疏林、砧声和星河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寂静、清冷和壮美。
首句“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通过“霜风”、“雁”、“月露”和“皓疏林”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霜风惊动了正在飞行的雁阵,说明此时已是深秋时节;月露洒在稀疏的树林上,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夜中的声音和天象。诗人听到了处处传来的捣衣声,这是妇女们为远方的亲人赶制衣物而发出的;同时,他也看到了星河在秋夜中显得更加清晰,这更增添了秋夜的寂静和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体验。其中,“处处砧声发”一句尤为引人入胜,捣衣声是古代妇女们劳动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将其与星河秋夜的美景相结合,更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其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