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归彭城》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意思:密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归彭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饥荒、社会不公等问题的深深忧虑。 首段中,诗人对太平盛世何时再临的疑问,以及对谋划者是否得当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动荡不安的深深忧虑。接着,诗人描述了过去的旱灾和饥荒,以及去年东郡的水灾,这些描述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人对上天的报应观进行了阐述,认为祸福相依,这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人想要上书朝廷,却无路可达,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闭塞和不公。诗人以剖心沥血的方式写下了这篇辞章,上陈尧舜之治,下引龙夔之臣,充满了对贤能之士的期待。诗中的言词充满激昂之情,但文字却显得有些单薄,这是因为诗人的真实想法多被隐藏在骨髓之中,难以表达。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京城的遭遇,尽管受到了礼遇,但仍未能去除疑虑和恐惧。回到家后,诗人变得沉默寡言,甚至被他人欺骗。最后,诗人借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诗人的言辞激昂,但文字却显得有些单薄,这是因为诗人的真实想法多被隐藏在骨髓之中。这首诗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自奇

    读音:zì qí

    繁体字:自奇

    意思:
    1.自负不凡。
    唐·韩愈《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宋·苏轼《孔长源輓词》之一:“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 耿耿

    读音:gěng gěng

    繁体字:耿耿

    英语:be troubled

    意思:
    1.烦躁不安,心事重重。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楚辞远游》:

  • 骨髓

    读音:gǔ suǐ

    繁体字:骨髓

    英语:marrow

    意思:
    1.骨腔内的膏状物质。
    《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和同,骨髓坚固。”
    《韩非子喻老》:“扁鹊曰:‘疾

  • 缄封

    读音:jiān fēng

    繁体字:緘封

    意思:(缄封,缄封)

    1.封闭;封口。
    《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上官桀谋反时,广汉部索,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枚,满一箧缄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