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阁偶书》 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意思:多生多病期怡养,不过这一避喧游息。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山阁偶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充满了自然、宁静和闲适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绕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轩。”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青山环绕,美不胜收。然而,仅仅从远处观赏并不满足,因此诗人穿过了树林,在林梢上架设了高高的轩阁,以更近距离地欣赏青山美景。 颔联“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诗人用松涛声招待佳客,常有雾气弥漫,认不清远处的村庄。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展现了诗人豁达、好客的性格。 颈联“吴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属芳荪。”吴地的船只能战胜晚浪,湘水的困扰何苦属于芳香的荪草。这里诗人用自然景象寓意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表达了面对困难的坚韧和勇气。 尾联“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诗人表示自己在余生中多病,期待在这里养生,暂且在这里栖息,避开喧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的期待。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也展现了诗人坚韧、豁达的性格和对健康、宁静生活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绕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轩。
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
吴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属芳荪。
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怡养

    读音:yí yǎng

    繁体字:怡養

    意思:(怡养,怡养)

    1.和乐。
    《文选嵇康<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李善注引《广雅》:“养,乐也。”

  • 余生

    读音:yú shēng

    繁体字:餘生

    英语:survival

    意思:(余生,余生)

    1.犹残生。指晚年。
    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

  • 避喧

    读音:bì xuān

    繁体字:避喧

    意思:亦作“避諠”。
    谓避离喧嚣的尘世。
    南朝·梁·沈约《酬谢宣城朓卧疾》诗:“从宦非宦侣,避世作避諠。”
    唐·皇甫冉《赠郑山人》诗:“避喧心已惯,念远梦频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