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
意思:上国三千里,向西返回到每年花。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述作者从京城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首联“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直接点明作者离开京城西归故乡的事实,以及在春天回到故乡的喜悦心情。“上国”指的是京城,“三千里”表示了离京城的距离之远,也暗示了作者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所经历的种种事情。而“西还及岁芳”则表达了作者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时节回到了故乡的喜悦之情。
颔联“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描绘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到的景象,虽然故乡因为战乱而变得有些荒凉,但是春天的气息仍然让作者感到温暖和舒适。同时,“春日送归长”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生活场景。早晨,作者要向皇帝奏报工作情况,晚上则要向乡亲们报告秋收的喜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和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人民生活的关心。
尾联“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作者希望故乡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相信故乡的人民能够通过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海陵仓”也暗示了故乡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粮食储备充足,为故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西归和归乡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如“上国三千里”、“春日送归长”、“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诗歌中还表达了对故乡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故乡未来的信心,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