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
意思:土牛到成象,徘徊见屠分析。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土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万物皆有责任,尽其所能,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诗中通过描绘牛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角色,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责任的深刻理解。
首联“天地非不仁,万物自刍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这里,“天地”代表自然,“不仁”意味着自然并不偏爱任何事物,万物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如同刍狗一样,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颔联“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描绘了牛在农耕中的重要角色,但同时也暗示了牛可能面临的被屠宰的命运。这里,作者用“土牛”象征春耕,而“屠剖”则象征死亡和消亡,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述牛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责任的深刻理解。“田家挽双角,归理缫丝釜。”描绘了牛在农耕中的辛勤付出和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表达了生命的过程是责任和付出的过程,只有承担起责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碎身本不辞,及物稍无负。”这两句则表达了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尽其所能地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用刘表的故事来进一步强调责任的重要性。刘表的牛虽然被曹公抓住,但它的使命并未完成,它仍然尽其所能地为主人服务。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责任和使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牛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角色,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责任的深刻理解。只有承担起责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责任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