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
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
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
意思:
于是叫参寥泉,可以洗隐士衣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
全文赏析
原题: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轼得心字
相关句子
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
--
出自《题陆子泉上祠堂》作者:[宋]杨万里
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
--
出自《还琦公诗卷》作者:[宋]晁说之
小谢抱周易,忘言独参寥。
--
出自《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作者:[宋]黄庭坚
吴僧参寥者,潇洒出埃尘。
--
出自《感春》作者:[宋]张耒
在俗参寥子,无田靖节翁。
--
出自《漫成》作者:[宋]黄简
辨才虽物化,参寥犹夙昔。
--
出自《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作者:[宋]秦观
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
--
出自《赠参寥子》作者:[唐]李白
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
--
出自《几复读庄子戏赠》作者:[宋]黄庭坚
斟泉可瀹茗,就泉可洗药。
--
出自《新泉绝句二首》作者:[宋]陆游
七佛庵先登,一人泉可掬。
--
出自《七佛庵三十韵》作者:[明]舒頔
山半云可耕,山下泉可凿。
--
出自《山居十首》作者:[宋]薛嵎
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
--
出自《和子瞻调水符》作者:[宋]苏辙
有石可砺食蘗齿,有泉可濯凝尘衣。
--
出自《游澹岩》作者:[宋]张釜
软红尘里浑如醉,谁识斯泉可濯缨。
--
出自《冷泉亭》作者:[宋]徐集孙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
出自《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作者:[宋]杨万里
临流且勿赏,清音濯幽耳。
--
出自《九锁山十咏》作者:[宋]王易简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
--
出自《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作者:[唐]韦应物
山流濯幽阬,铜篆发古耀。
--
出自《秦诏》作者:[宋]文同
要仿古人襟度。
--
出自《鹊桥仙 用吕正学所赠韵》作者:[元]曹伯启
几人襟韵一生休?
--
出自《自宣城赴官上京》作者:[唐]杜牧
惟觉有、袭人襟袖,暗香不绝。
--
出自《满江红·林外溪边》作者:[宋]无名氏
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
出自《南泉庵》作者:[明]邱道隆
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
出自《过临淮故里》作者:[唐]韩偓
诗句原文
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
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
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
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
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
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
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
愿君更小筑,岁晚解我簪。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参寥
读音:
cān liáo
繁体字:
參寥
意思:
(参寥,参寥)
1.《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
《庄子大宗师》:“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陆德明释文引李颐云:“参,高也。
参寥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