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意思:试着问凤凰饿了就吃竹子,为什么像劣马肥苜蓿。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戏用晁补之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醉翁”和“诗老”的深深敬仰和同情。诗中描绘了他们的清贫生活,以及他们以诗为食,忍饥诵诗的情景,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首句“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诗人回忆起曾经陪伴醉翁醉酒的时光,如今只能看到诗翁吟诵的老诗。这表达了对他们过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现在并不如人意。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清贫生活。清诗是他们的食物,然而吟诵清诗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肚子,反而使人感到饥饿。这里用“瘦竹”形象地描绘了诗的内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饥饿感。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这里用凤凰和驽马作对比,表达了对他们清贫生活的同情。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美好和高尚;驽马则是普通的马,象征着平凡的生活。诗人用这两者作对比,表达了对他们追求美好生活但生活却贫困的同情。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最后两句是对诗翁的赞美。他们即使在饥饿中,也依然忍饥诵诗,口舌翻动如同布谷一样。这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醉翁”和“诗老”的深深敬仰和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