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成尘几万秋,碧桃花发长春愁。
意思:沧海变成尘土几乎万秋,碧桃花发长春愁。
出自作者[唐]蜀宫群仙的《王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沧海成尘、碧桃长春等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首句“沧海成尘几万秋,碧桃花发长春愁。”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诗人以沧海变尘的浩渺无垠,喻指时间的无穷无尽,而碧桃花却常年开放,似乎无惧时光的流逝。这种对比,既表达了时光的飞逝,又展现了生命的顽强。然而,“长春愁”一词,却揭示了碧桃的长存并不意味着无忧无虑,而是蕴含着无尽的愁思。
“不来便是数千载,周穆汉皇何处游。”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提问,暗示了历史的轮回和兴衰的无常。那些曾经在周穆王和汉皇游玩过的地方,也许已经沧海变桑田,而他们也早已化为尘土,不复存在。而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帝王将相,也早已无处可寻。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和追问,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它不仅是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寻。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对生活和历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