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
意思:累尘未曾极,心树怎么能筹。
出自作者[南北朝]王融的《法乐辞 其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它以自然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世事纷扰的深深感慨。
首两句“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直接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无尽之处的鲜明对比。其中,“天长”和“命短”是对生命的矛盾描述,引人深思;“世促”和“道悠悠”则是对世界的无尽广袤和人生短暂的描绘,充满了哲理意味。
接下来的四句“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禅衢”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开远驾”暗示了人生的追求和奋斗;“爱海”象征着人生的情感世界,“乱轻舟”则表达了人生的情感纠葛和困扰;“心树”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岂能筹”则表达了对人生复杂性的深深困惑。
最后两句“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作者对洗去人生困扰,找到内心清流的渴望。“情埃”象征着人生的困扰和烦恼,“何用洗”表达了困扰的无法避免和无法消除;“正水有清流”则暗示了找到内心的清流,找到解决困扰的方法。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世事纷扰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内心清流的渴望。它是一首富有启示性和哲理性的诗篇,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