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意思:禅心超忍辱,印度语问多罗。

出自作者[唐]李嘉祐的《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和佛教的敬仰之情。 首联“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诗人通过描绘野外的寺庙和江城的近景,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环境。而“双旌五马过”则暗示了诗人身份的高贵,他骑着高头大马,经过寺庙和江城,表现出一种尊贵而又闲适的气质。 颔联“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诗人表达了对禅宗和佛教的敬仰之情。禅心超忍辱,意味着禅者的内心超越了痛苦和烦恼,具有极高的忍耐力。而梵语问多罗,则是指诗人向僧人询问佛教教义,表现出他对佛教的热爱和求知欲。 颈联“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诗人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松竹和云烟,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氛围。松竹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云烟和晚日则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美感。 尾联“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诗人通过描绘寒冷的池塘和清脆的磬声,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池塘边的路上,诗人转过身来,听到远处传来的清脆磬声,伴随着微波荡漾,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和佛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高贵而又闲适的气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
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
松竹闲僧老,云烟晚日和。
寒塘归路转,清磬隔微波。

关键词解释

  • 梵语

    读音:fàn yǔ

    繁体字:梵語

    短语:阿拉伯语 瑞典语 葡萄牙语 蒙古语 西班牙语 荷兰语

    英语:Sanskrit

    意思:(梵语,梵语)
    一般指古印度的书面语

  • 多罗

    读音:duō luó

    繁体字:多羅

    英语:Doro

    意思:(多罗,多罗)

    1.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

  • 禅心

    读音:chán xīn

    繁体字:禪心

    英语:the meditative mind

    意思:(禅心,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梁·江淹《吴中礼石佛》诗:“禅心暮不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