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折杨柳》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意思:秋容凋翠羽,另外泪减少红颜。

出自作者[唐]杨炯的《折杨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艰辛和离别之痛的诗歌。首联“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以边塞的遥远和无尽为背景,描绘了征人远去的背影,同时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颔联“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则以秋季的凋零和别离的泪水,表现了诗人对远去的征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颈联“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通过对流星驿的望断和明月关的驰思,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和期盼,同时也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寂寥。尾联“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则以藁砧和杨柳为喻,表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无法释怀和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和离别之痛的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作者介绍 杨炯简介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余篇。杨炯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关键词解释

  • 秋容

    读音:qiū róng

    繁体字:秋容

    意思:
    1.犹秋色。
    唐·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陆游《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孙仁孺《东

  • 翠羽

    读音:cuì yǔ

    繁体字:翠羽

    意思: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逸周书王会》:“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

  • 红颜

    读音:hóng yán

    繁体字:紅顏

    英语:beauty

    意思:(红颜,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