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戚将军赠宝剑歌》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

意思:曾向大海流割愤怒鲸,酒阑分手给书生。

出自作者[明]王世贞的《戚将军赠宝剑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曾在激流中斩杀怒鲸,而后在酒宴结束时将宝剑赠送给一位书生。宝剑名为“芙蓉”,原本锋利无比,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剑刃已变得不再光滑,剑鞘也变得老旧,象征着将军的英勇事迹已成为过去。然而,即使如此,这把宝剑依然能够为人间带来和平安宁。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军的英勇行为和宝剑的锋利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诗人也通过宝剑的涩尽和老态,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英雄落幕的感慨。末句“总为人间事转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英雄的精神和智慧,能够为人间的纷争带来平息和解。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历史英雄和宝剑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英勇、智慧、和平等价值的崇敬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
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关键词解释

  • 书生

    解释

    书生 shūshēng

    (1) [intellectual;pedent;scholar]∶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copier]∶指抄写的人

    引用解释

    1.读书人。古时多

  • 分手

    读音:fēn shǒu

    繁体字:分手

    短语:分开 作别 解手 诀别

    英语:part

    意思:
    1.别离。
    南朝·梁·江淹《别赋》:“造分手而衔涕,感寂

  • 沧流

    读音:cāng liú

    繁体字:滄流

    意思:(沧流,沧流)
    青色的水流。
    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山祇跸峤路,水若警沧流。”
    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