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
意思:激烈计算潜成,面对危险怎么看生。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读段太尉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是一首对古代英雄的赞歌,通过对某位英雄的事迹的描述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首两句“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描绘了英雄在危急时刻的决绝和无畏。这里的“愤激计潜成”表达了英雄在面临困境时的激愤和决绝,而“临危岂顾生”则表现了英雄在生死关头,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来的“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则形象地描绘了英雄手持一笏(即武器),决心粉碎强大敌人的无畏形象。整句话表达了英雄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展示了英雄的英勇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是对这位英雄的功绩和精神的进一步描述。前一句“国已酬徽烈”表达了英雄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一句“家犹耸义声”则表达了英雄的精神仍在家族中传承,激励着家族成员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传承的期望。
最后两句“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是对这位英雄的评价和感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功绩的无尽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人的疑问:在历史上,谁能够与这位英雄相提并论,计算其功绩呢?这句话既是对这位英雄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他人的激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这位英雄一样,为国家、为家族做出贡献,留下不朽的功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某位英雄的事迹和精神的描述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传承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