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翁高邮挽诗》 空传四十诔,竟不识斯人。

空传四十诔,竟不识斯人。

意思:空中传四十谏,竟然不认识这样的人。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翁高邮挽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是一首对历史和人生深入思考的诗作,它通过描绘古迹的变迁,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历史长河中普通人的哀悼。 首联“万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诗人以“万里功名路”象征着人生的奋斗和追求,而“三生翰墨身”则是对文人墨客生涯的描绘。这两句诗相互映照,表达了人生在追求功名与翰墨生涯之间的矛盾和无奈。 颔联“暮年铜虎重,浮世石羊新”,诗人以历史古迹为载体,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铜虎是汉代官制中的一种标志,石羊则是民间信仰中的吉祥物。然而,这些古迹在时间的洗礼下,有的变得陈旧,有的则被新的东西所替代。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天地悭豪杰,山川泣吏民”,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普通百姓的同情。他认为天地吝惜豪杰之士,而山川也为之哭泣,表达了对英雄不得志的哀悼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 尾联“空传四十诔,竟不识斯人”,诗人对那些默默无闻、无人知晓的英雄表示哀悼,他们虽然英勇无畏,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入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无常。诗人通过描绘古迹的变迁,传达了对时间和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
暮年铜虎重,浮世石羊新。
天地悭豪杰,山川泣吏民。
空传四十诔,竟不识斯人。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斯人

    读音:sī rén

    繁体字:斯人

    意思:
    1.此人。
    《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刘基《郁离子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