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公室既成,御燥湿风日。

公室既成,御燥湿风日。

意思:公室已建成,御干湿风日。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全文创作背景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是唐朝诗人顾况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上古之什补亡训传》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共十三章,用以补充和解释《诗经》中遗失或未详尽的部分。每章对应一个月份,描述了与该月份相关的天文、气象、物象、人事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到《十月之郊一章》,其创作背景与古代的祭祀制度、农耕文化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崇敬有关。通过诗歌的形式,顾况试图重现和传承古代的智慧和传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另外,顾况生活在唐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因此,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格的影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月之郊,造公室也。
君子居公室,当思布德行化焉。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阳潜地中,舒达句萌。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
乃熂蒺藜,乃夷荆棘,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
登斧以时,泽梁蓁蓁。
无或夭枝,有巨根蒂。
生混茫际,呼吸群籁。
万人挥斤,坎坎有厉。
陆迁水济,百力殚弊。
审方面势,姑博其制,作为公室。
公室既成,御燥湿风日。
栋之斯厚,榱之斯密。
如翼于飞,如鳞栉比。
缭以周墉。
墄以崇阶。
俯而望之,矗与云齐。
石肃砆石肃砆,藻井旋题。
丹素之燝兮,椒桂之馥兮。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风日

    读音:fēng rì

    繁体字:風日

    意思:(风日,风日)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李白《

  • 燥湿

    读音:zào shī

    繁体字:燥濕

    英语:eliminating dampness

    意思:(参见燥溼,燥湿)

    解释:1.亦作\"燥湿\"。 2.干燥和潮湿。 3.

  • 公室

    读音:gōng shì

    繁体字:公室

    英语:family of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意思:指君主之家;王室。<

  • 既成

    读音:jì chéng

    繁体字:既成

    英语:existing

    意思:已经完成;已经成为。
    《诗小雅六月》:“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有

  • 湿风

    解释

    湿风 shīfēng

    [wet wind] 一种经常随之降雨或雪的风

    引用解释

    潮湿的风。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湿风含酒气,阴云助麦寒。” 茅盾 《虹》十:“从永安公司的屋顶花园,正当十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