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携持令名归,自足贻家尊。

携持令名归,自足贻家尊。

意思:带着好名声归,从你给家尊。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述志》,是一首表达个人志向和抱负的诗。诗中描绘了一只猛虎在槛阱中挣扎,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勇气。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不愿屈服于现实的压力。 首段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富贵和自由的向往,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而不是拘泥于一时的得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公心、勇气和直言的追求,认为这些品质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他曾经是一个有骨气的才子,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得不隐忍屈服,忍受他人的嘲笑和冤枉。这种痛苦的经历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无助,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努力。他表达了自己对于亲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和信心,认为只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尊严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的执着和信念。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猛虎落槛阱,坐食如孤豚。
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
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
奈何任埋没,不自求腾轩。
仆本亦进士,颇尝究根源。
由来骨鲠材,喜被软弱吞。
低头受侮笑,隐忍硉兀冤。
泥雨城东路,夏槐作云屯。
还家虽阙短,把日亲晨飧。
携持令名归,自足贻家尊。
时节不可玩,亲交可攀援。
勉来取金紫,勿久休中园。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家尊

    读音:jiā zūn

    繁体字:家尊

    意思:
    1.称别人的父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

  • 自足

    读音:zì zú

    繁体字:自足

    英语:self-sufficiency

    意思:
    1.自满。
    晋·陆机《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宋濂《燕书》之九:

  • 携持

    读音:xié chí

    繁体字:攜持

    意思:(携持,携持)
    携带;扶持。
    《后汉书陈蕃传论》:“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畜妓”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明帝《文章志

  • 令名

    读音:lìng míng

    繁体字:令名

    英语:[Formal] a good name

    意思:
    1.美好的声誉。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