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胧月花枝之咏》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意思:另外当时十七现在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胧月花枝之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变迁以及深深的情感纠葛。诗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别时十七今头白”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流逝。十七岁时的别离,如今已是头发斑白的垂老之人,三十年的时光在一瞬间被浓缩,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 次句“恼乱君心三十年”则表现了作者对过去三十年纷扰生活的感慨,其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追忆。 末两句“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尤为感人。诗人以垂老之身,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青春记忆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他担心自己如果继续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可能会无法割舍,影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十七

    读音:shí qī

    繁体字:十七

    意思:十分之七。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

  • 乱君

    读音:luàn jūn

    繁体字:亂君

    意思:(乱君,乱君)
    昏庸无道的君主;暴君。
    《战国策齐策四》:“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