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皇极经世后》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意思:朴散人道立,方法始于羲皇。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书皇极经世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历史诗,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表达了人类社会的形成,是从朴素的人道开始,逐渐发展出法律和制度,以羲皇时代为始。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基础,描绘了人类从原始到文明的进程。 接下来,诗中通过“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表达了历史的流转难以追寻,书籍的记载难以详尽。这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人类无法完全理解自身历史的一种反思。 随后,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二帝启禅让,三王正纪纲。”“五伯仗形胜,七国争强梁。”“两汉骧龙凤,三分走虎狼。”“西晋擅风流,群凶来北荒。”等,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特色和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价。 最后,“隋能一统之,驾福于巨唐。”和“五代如传舍,天下徒扰攘。”等句,表达了对统一王朝和盛世的理解和赞叹,以及对乱世和分裂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统一、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知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
二帝启禅让,三王正纪纲。
五伯仗形胜,七国争强梁。
两汉骧龙凤,三分走虎狼。
西晋擅风流,群凶来北荒。
东晋事清芬,传馨宋齐梁。
逮陈不足算,江表成悲伤。
后魏乘晋弊,扫除几小康。
迁洛未甚久,旋闻东西将。
北齐举爝火,后周驰星光。
隋能一统之,驾福于巨唐。
五代如传舍,天下徒扰攘。
不有真主出,何由奠中央。
一万时区字,四千年兴亡。
五百主肇位,七十国开疆。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羲皇

    读音:xī huáng

    繁体字:羲皇

    英语:Xi Huang

    意思:即伏羲氏。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显于羲皇。”
    李善注:“,伏羲为三皇,故曰羲皇。”<

  • 人道

    读音:rén dào

    繁体字:人道

    短语:欢 云雨 房事

    英语:humanity

    意思:
    1.为人之道。指一定社会中要求人们遵循的道德规范。
    《易繫

  • 朴散

    读音:piáo sàn

    繁体字:樸散

    意思: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
    王弼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
    唐·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 立法

    读音:lì fǎ

    繁体字:立法

    英语:legislation

    意思:
    1.建立法制;制定法令条例。
    《荀子议兵》:“立法施令,莫不顺比。”
    《史记律书》:“王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