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意思:梦见回夜帐听说羌笛,诗到高楼对陇说。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寄秦州田元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边疆将领与儒臣的配合,以及军纪严明、社会安定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反思。
首联“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诗人通过描绘边疆将领与儒臣的配合,展现了古代中国的一种理想管理模式。这里,“边将”是指负责边疆防务的将领,“儒臣”则是拥有文化知识的官员,他们共同协作,以威严的军纪和崇高的威望来安抚汉军,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军事与文化相结合的智慧。
颔联“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进一步描绘了军纪严明、社会安定的景象。这里,“万马不嘶听号令”形象地表现了军队的纪律严明,而“诸蕃无事著耕耘”则展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人们安居乐业。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边疆地区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颈联“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诗人通过梦境和诗歌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将士的生活。这里,“梦回夜帐闻羌笛”表现了边疆将士在夜晚的军帐中,听着羌族的乐器演奏,体现了边疆文化的多元性。“诗就高楼对陇云”则展示了他们在高楼上对着陇云的诗意生活,体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浪漫情怀。
尾联“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氛氲”,诗人以历史故事结尾,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镇阳留下的爱民之举,同时也象征着边疆地区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将领与儒臣的配合、军纪严明、社会安定的景象以及边疆将士的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军事与文化相结合的智慧,以及边疆地区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