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止红尘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无心。
意思:满了红色尘土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没有心。
出自作者[唐]朱长文的《次梅评事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满止红尘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无心》是一首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理解和态度。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红尘之中,面对世事纷扰,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首联“满止红尘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无心”,诗人以一种深沉的语调,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淡然。这里的“满止红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而“汩没深”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其中的困境。诗人通过“谁能世事总无心”的疑问,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和困惑。
颔联“买松野老栽成径,觅竹山僧种满林”,诗人描绘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这里,“买松野老”和“觅竹山僧”都是诗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而“栽成径”和“种满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
颈联“薄酒时斟资道气,好诗频讽涤烦襟”,诗人以酒和诗作为生活的调剂,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里的“薄酒时斟”和“好诗频讽”都是诗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而“资道气”和“涤烦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尾联“凤雏光显门庭喜,应笑陶潜责子吟”,诗人以凤凰的幼鸟比喻自己的孩子,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里的“凤雏光显门庭”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许,而“应笑陶潜责子吟”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以及对酒和诗的美好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以及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