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移桃花示俞秀老》 君能酩酊相随否。

君能酩酊相随否。

意思:你能喝个酩酊大醉相随吗。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移桃花示俞秀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桃树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氛围。 首联“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桃园的概貌,南面北面都种满了桃树,当春风吹过,桃花高举,如云似锦。这一描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颔联“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桃树的形态,枝条柔韧绵长,花繁叶茂,如同美锦敷在亭台水边。这一联既描绘了桃树的形态,又展现了春天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诗人视角一转,从高处俯视,看到春水上涨,绿波环绕,而桃花的红影则在水中移动。这一描绘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桃园的景象与古代神话、传说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又不乏浪漫主义的情怀。诗人对桃园的热爱和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桃园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
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
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
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
君能酩酊相随否。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酩酊

    读音:mǐng dǐng

    繁体字:酩酊

    短语:醉醺醺 酩酊大醉

    英语:ebriety

    意思:大醉貌。
    汉·焦赣《易林井之师》:“醉客酩酊,披髮夜行。”

  • 相随

    读音:xiāng suí

    繁体字:相隨

    英语:accompany

    意思:(相随,相随)

    1.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
    《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