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
意思:天边想消除重暗淡,镜中闲照正模糊。
出自作者[唐]韩琮的《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景象,即春天的景象在晴朗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妩媚。
首句“应是行云未拟归,变成春态媚晴晖”中,诗人以行云为引子,暗示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仿佛行云在春天还没有决定归去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春天的气息,让万物在晴朗的阳光下显得更加妩媚。这里行云的“未拟归”也暗示了春天的不确定性,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给人带来惊喜。
“深如绮色斜分阁,碎似花光散满衣”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色彩,深如绮丽的色彩在天空中斜斜地分开,碎似花光在空气中散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用“深如”、“斜分”、“散满”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色彩和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
“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这两句则描绘了天际逐渐变暗的景象,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诗人通过镜子中的映照来描绘天际的变化,给人以宁静而深沉的感觉。同时,“闲照”一词也暗示了春天的宁静和悠闲。
最后,“晓来何处低临水,无限鸳鸯妒不飞”这两句则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这里的“低临水”和“鸳鸯妒不飞”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通过行云、色彩、天际、镜子、早晨等意象,将春天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赏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相关句子
- 风烟惨淡秋。-- 出自《摊破诉衷情/诉衷情》作者:[宋]蔡楠
- 惨淡秋容暮。-- 出自《虞美人·飞梁石径关山路》作者:[宋]蔡伸
- 惨淡花明灭。-- 出自《虞美人·翠阴融尽毵毵雪》作者:[宋]王质
- 愁云惨淡罩群峰。-- 出自《临江仙·闲向北邙山下过》作者:[元]山主
- 烟惨淡,石玲珑。-- 出自《偈颂二十四首》作者:[宋]释智遇
- 阴风惨淡天花落。-- 出自《忆秦娥·云垂幕》作者:[宋]朱熹
- 天容惨淡大星沉。-- 出自《挽刘统勋联》作者:[清]纪昀
-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出自《晓日》作者:[唐]韩偓
- 青山天际小。--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故人天际逢。-- 出自《菩萨蛮·靓妆金翠盈盈晚》作者:[宋]侯置
- 问人天际。-- 出自《点绛唇·烟雨楼台》作者:[宋]陈亮
- 悠悠天际旗。-- 出自《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作者:[唐]陈子昂
- 空余天际禽。-- 出自《送从弟蕃游淮南》作者:[唐]王维
- 天际识归舟。-- 出自《望海潮·秦峰苍翠》作者:[宋]秦观
- 遥想归舟天际。-- 出自《谒金门·归去未》作者:[宋]辛弃疾
- 参差远天际。-- 出自《天门山》作者:[唐]李白
- 依稀神纵。-- 出自《释奠诗应令》作者:[隋]江总
- 路依稀。-- 出自《隔溪梅令 和南金鸳湖舟中韵》作者:[元]邵亨贞
- 四面柳依稀。-- 出自《太常引 和》作者:[元]许桢
- 四面柳依稀。-- 出自《太常引 和》作者:[元]许桢
- 依稀。-- 出自《木兰花慢·指罘罳晓月》作者:[宋]吴文英
- 别梦依稀。-- 出自《浪淘沙·帘幕燕双飞》作者:[宋]毛并
- 红依稀。-- 出自《长相思·红依稀》作者:[宋]石孝友
- 绿依稀。-- 出自《长相思·红依稀》作者:[宋]石孝友
- 依稀。-- 出自《木兰花慢·六桥春浪暖》作者:[宋]周密
- 性依稀。--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侯善渊
- 欲销-- 出自《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作者:[唐]皮日休
- 有人魂欲销。-- 出自《菩萨蛮·江风漠漠寒山碧》作者:[宋]侯置
-
举酒欲销愁。-- 出自《菩萨蛮·春风春雨花经眼》作者:[宋]谢明远
- 倚窗魂欲销。-- 出自《更漏子·秋点长》作者:[宋]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