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闲》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意思:夜来风月好,后悔没有住在香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喜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逍遥自在,优游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清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语言流畅、生动,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作者以潇洒的气度在嵩山下游玩,悠闲地在黄绮之间漫步,展示了作者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没有一天感到烦闷,已经享受了六年的清闲生活,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洒脱。 颈联“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以鱼鸟为伴侣,与烟霞为友,表现了作者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描绘了作者与僧人禅坐,迎接客人笑容满面的场景,以及夜晚游寺,白天懒洋洋地关门的悠闲生活。最后一句“悔不宿香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生动、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清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香山

    读音:xiāng shān

    繁体字:香山

    英语:Fragrance Hill (a park in Beijing)

    意思:
    1.山名。
    (1)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之东。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不宿

    读音:bù sù

    繁体字:不宿

    意思:谓非其时。或谓过度而无节制。
    《汉书五行志上》:“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姦谋,则木不曲直。”
    颜师古注引服虔曰:“不得其时也。或曰,不豫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