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 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

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

意思:中央绝望山峰,方丈见树梢上。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长江和高峰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内心感受的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描绘出长江的浩渺、高峰的险峻,以及作者在登高远望时的愉悦心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长江的浩渺:“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这描绘了长江与高峰的壮丽景色,长江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而过,而高峰则耸立在天际,气势磅礴。接着,“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描述了在江中心远望高峰的情景,万丈高的树木树梢都清晰可见,进一步强调了高峰的雄伟。 然后,诗中又描绘了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的内心感受:“孤宁揭其上,隐隐一拳小。”,这里用“孤宁”来形容作者登高远望时的孤独感,而“一拳小”则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愉悦。接着,“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在登高远望时的精神状态,感到神清气爽,仿佛可以压制住尘世的纷扰,心情舒畅,如同与猿鸟共舞。 最后,“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表达了作者在登高远望时内心的感受,感到思绪飞扬,想要展翅飞翔。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将长江和高峰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登高远望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李君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兹邑”、“邀我升缥缈”、“浩思欲飞矫”,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李君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诗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和高峰的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
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
孤宁揭其上,隐隐一拳小。
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
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
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
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
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
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
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
愿子立佳号,光辉饰松茑。
因名之叩云,大字榜霞表。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中流

    读音:zhōng liú

    繁体字:中流

    英语:midstream

    意思:
    1.犹中道,正道。
    《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

  • 望绝

    读音:wàng jué

    繁体字:望絕

    意思:(望绝,望绝)
    犹绝望。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託于空堂。”
    汉·王充《论衡指瑞》:“望绝心感,故涕泣沾襟。”

  • 木杪

    读音:mù miǎo

    繁体字:木杪

    意思:树梢。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杪而哀鸣。”
    唐·柳宗元《闵生赋》:“雄虺蓄形于木杪兮,短狐伺景于深渊。”
    元·萨都剌《相逢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