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塘暝兴》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

意思:水的颜色黑还是白,霞光黑暗渐渐消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南塘暝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首联“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色昏暗,但仍白皙如玉,霞光逐渐暗淡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颔联“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风中的荷叶比作破扇,将波动的月亮比作连珠。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微风和波光的美丽。 颈联“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动物世界,蟋蟀的鸣叫声和鸳鸯的栖息场景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这两句诗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温馨和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诗人通过描绘小僮频繁报时的场景,提醒读者夜已深,该是归家的时候了。然而,诗人似乎有些留恋这宁静的夜晚,脚步徘徊不定。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对归家的期待和欣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通过对动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也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和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渐无。
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
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霞光

    读音:xiá guāng

    繁体字:霞光

    短语:逆光 可见光 激光 反光 烛光 冷光 北极光 火光 极光 南极光 灯花 微光 弧光

    英语:rays of morning or evening

  • 水色

    读音:shuǐ sè

    繁体字:水色

    意思:
    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