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
意思:奚箪瓢没有改变安于贫困性,野鸭萧绎还是传直道我。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送颜复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政治上安贫乐道、直道而行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远离官场、退隐山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首句“箪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余”描绘了诗人坚守节操、安贫乐道的形象。箪瓢,指简陋的食物和饮水,是古代文人自谦的生活方式。凫绎,可能是指凫水捕鱼的地方,暗指诗人隐居的地方。直道,即正直之道,这里象征着诗人的人生态度。
“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描绘了诗人远离官场、退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失官,可能是指被贬或被免职的官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上的失意已经不再在意,更向往悠闲自在的生活。
“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尤其是军事方面的讲习,可能暗示诗人对军事事务的厌烦。补外仍遭城旦书,可能是指被派往偏远地区任职,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无奈和忧虑。
最后两句“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表达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将身置何许”表达了诗人对退隐山林、远离尘嚣的向往,“秋风未免忆鲈鱼”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安贫乐道、直道而行的人生态度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官场、退隐山林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离家乡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