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
意思:石头路无尘竹径开,当年曾伴着他来。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寄清源寺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石径山寺的诗,通过对寺中景物和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对往事的怀念。
首联“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描绘了山寺的石路洁净无尘,竹林小径豁然开朗,暗示了山寺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同时,诗人借戴颙来此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曾来此游玩的往事。戴颙是东晋的一位隐士,常游山泽,诗人以此典故入诗,增添了诗的文学趣味和历史底蕴。
颔联“窗间半偈闻钟后,松下残棋送客回。”进一步描绘了山寺的日常生活,窗前听佛偈,钟声中结束,松下送别客人,残棋未完。这些细节描绘了山寺的日常生活的平静和安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颈联“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描绘了山寺周围的美景。夜雪覆盖的玉峰被窗帘遮掩,台阶上长满了秋天的青苔。这些景象既描绘了山寺的自然环境之美,也暗示了山寺的静谧和幽深。
尾联“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诗人以白莲社的隐士们为对象,表达了自己在此游玩的感受和经历。诗人姓雷,暗示了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探索,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