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题二首》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意思:春丛定见多栖鸟,酒后不要拿着红蜡烛走。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偶题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亭闲眠微醉消》是一首优美的描绘了作者在小亭中饮酒、睡觉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句“小亭闲眠微醉消”,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在小亭中微醺沉醉,描绘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山榴海柏枝相交”一句,诗人以山石榴和海柏的繁茂来衬托小亭的宁静,同时也表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小亭中的生活细节。琥珀枕滑润如水波纹的竹席,旁边还有坠下的翡翠钗和双翠翘。这两句通过描绘精致的物品和舒适的环境,表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 “清月依微香露轻”是诗的第四句,也是全诗的高潮。一轮清月映照着小亭,微香伴着月色,营造出一种幽雅、清新的氛围。 最后两句“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是诗的结尾,描绘了小院中春丛中丰富的鸟类栖息,以及诗人酒后的行为。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小亭中的生活细节和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
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定见

    读音:dìng jiàn

    繁体字:定見

    英语:definite opinion; set view

    意思:(定见,定见)
    明确的见解或主张。
    明·李东阳《储处士传》:“此其中已有定见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 春丛

    读音:chūn cóng

    繁体字:春叢

    意思:(春丛,春丛)
    春日丛生的花木。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
    唐·许敬宗《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学嚬齐柳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