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意思:打水怀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展现出诗人对自然风景和人生旅程的深刻洞察。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句“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淮泗地区的天高云淡,白色的云彩在天空中漂浮,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而“料子趋修程”则表达了诗人对旅程的期待和准备,他正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这两句诗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汲水时感到山在动摇,扬帆时却觉得是在岸上行驶。这表达了生活中的变化和不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这两句诗描绘了京口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风貌。云朵飘过京口的树木,大雁飞入石头城。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深喜爱和怀念。 最后两句“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在深夜时分,诗人遥想家乡的群山在霜露中显得更加美丽。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旅程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这首诗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扬帆

    读音:yáng fān

    繁体字:揚帆

    英语:under sail

    意思:(参见扬帆,飏帆)

    解释:扯起船帆。指行船扬帆去京师。

    详细释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