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

意思:迢迢万里,领我到三军。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参军的故事。诗中通过对主人公离别家乡、赴军营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难。 首段“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通过描绘主人公离别家乡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主人公在军营中的生活和遭遇,如“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等,表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士兵们的苦难。 在诗中,主人公面对战争的残酷和苦难,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面对,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他“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表现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他也关心家人,通过“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等方式与家人保持联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士兵们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战争的残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迢迢

    读音:tiáo tiáo

    繁体字:迢迢

    短语:不远千里 遥 遥遥 十万八千里 万水千山 天各一方 千里迢迢 遐 天涯海角 天南海北

    英语:far away

    意思:

  • 三军

    读音:sān jūn

    繁体字:三軍

    英语:army;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

    意思:(三军,三军)

    1.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