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别刘大甫》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意思:恩仇不尽心难死,只有向田横岛上行走。

出自作者[明]汤显祖的《送别刘大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是一首表达离别、恩仇和人生思考的诗。 首句“欲别悲歌鸡又鸣”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用悲歌和鸡鸣来衬托离别的悲伤。这里的“欲别”暗示了诗人即将与某个人或事物分别,而“鸡又鸣”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时刻。 “白头无计与刘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无奈和遗憾,因为自己已经白发苍苍,无法再与那个人或事物共度时光。这里的“刘生”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所爱之人,也可能是某种理想或信仰。 “恩仇未尽心难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恩怨还未能完全了结,内心难以释怀。这里的“恩”和“仇”可能指的是各种情感、经历和事件,而“心难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事情的深深思考和无法忘怀。 最后,“独向田横岛上行”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田横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孤独感。这里的田横岛可能是指一个远离尘嚣、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恩仇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
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关键词解释

  • 田横岛

    引用解释

    秦 末,原 齐 贵族 田横 起事,自立为 齐王 。 汉 朝建立, 横 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 高祖 召之, 横 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杀。其部属闻之,悉于岛上自杀。事见《史记·田儋列传》。后以“田横岛”指忠烈之士亡命之处。 清 赵翼 《海上望台湾》诗:“当年曾比 田横 岛,今日重烦 杨僕 船。” 周咏 《去国吟》:“扁舟飞过海洋数万里,

  • 恩仇

    读音:ēn chóu

    繁体字:恩仇

    意思:亦作“恩雠”。

    1.恩与仇。
    唐·白居易《禽虫诗》之八:“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因雠。”
    宋·陆游《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恩仇快报

  • 尽心

    读音:jìn xīn

    繁体字:儘心

    短语:死命 竭尽 尽量 玩命 不择手段 尽力而为

    英语:with one one\'s heart

    意思:(尽心,尽心)

  • 上行

    读音:shàng xíng

    繁体字:上行

    英语:up-bound

    意思:I

    1.上升。
    《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汉·王褒《九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