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有一朝乐,不抵百年忧。
意思:政府有一个快乐,不到一百年去世。
出自作者[元]白朴的《水调歌头 予儿时在遗山家,阿姊尝教诵先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人生和时代的感慨。通过对韩非、虞叟、郊岛诗人的事迹和作品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红颜易逝、白鬓盈头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首联“韩非死孤愤,虞叟坐穷愁”,通过引用韩非和虞叟的故事,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多变的感慨。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他主张改革,但因受到排挤而自杀。虞叟则是因为坐困困境而感到愁苦。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中的起伏不定和无常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颔联“怀沙千古遗恨,郊岛两诗囚”,通过引用屈原投江自杀和郊岛诗人苦吟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多变的感慨。屈原投江自杀,表达了对楚国灭亡的悲愤和无奈。郊岛诗人则是指贾岛和孟郊,他们以苦吟著称,作品多表现人生的艰难和困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堪笑并蛙裤虱,不道人生能几,肝肺自相仇”,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庸俗之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鄙夷。这些比喻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多变的感慨。
尾联“叹悠悠,江上水,自东流。红颜不暇一惜,白鬓忽盈头”,通过描述江水东流、红颜易逝、白鬓盈头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无奈。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最后四句“我欲拂衣远行,直上崧山绝顶,把酒劝浮丘。藉此两黄鹄,浩荡看齐州。”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人想要拂袖而去,登上嵩山之巅,与神仙浮丘对饮,借此放眼看遍九州大地。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韩非、虞叟、郊岛诗人、红颜白鬓等意象的引用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