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游堂二首》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意思:道大心因悟,心远见谁偏。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至游堂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力田、掘井、学者求道、登仙、反观、众妙现、至游者、胸中三景轴、道大心以悟等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学问、对道义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强调了“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的道理,意味着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学者应该志于道,以规矩正圆为比喻,说明学习之道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能浅尝辄止。 接着,诗中描述了“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在这个阶段,人们应该把握机会,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诗的结尾,作者强调了“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的道理,认为真正的游是心灵的游,是与自然、与道相通的体验。这种游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美好和意义。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鼓励人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有追求、有勇气,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佳作,它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美好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关键词解释

  • 心远

    读音:xīn yuǎn

    繁体字:心遠

    意思:(心远,心远)

    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魏·嵇康《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陶潜《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悟心

    读音:wù xīn

    繁体字:悟心

    意思:犹悟性。
    金庸《笑傲江湖》十:“要是资质不佳,悟心不高……明天早晨你也不用再跟他打了,自己认输,乖乖的跟他下山去罢!”

    解释:1.犹悟性。

  • 远见

    读音:yuǎn jiàn

    繁体字:遠見

    短语:卓识

    英语:far-sight

    意思:(远见,远见)

    1.见识深远。
    《韩非子孤愤》:“智术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