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断名山皆梵家,能有几人知本色。
意思:因断名山都梵家,能有多少人知道本色。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寿雪窦寺炳同长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高僧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与韩愈、欧阳修等文学大师的比较,凸显了这位高僧的学识和修行之高超。同时,诗人也描绘了这位高僧的胸怀和气度,以及他对佛法的领悟和传承。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具体来说,这首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开头四句,诗人通过引用韩愈和欧阳修与佛教高僧交往的故事,引出自己与这位高僧的相识和交往。
接下来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位高僧的赞美之情,认为他的学识和修行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佛教界的佼佼者。
然后八句,诗人描绘了这位高僧的胸怀和气度,以及他对佛法的领悟和传承。诗人用“大藏经”来形容他的学识渊博,用“翰林笔”来形容他的文笔优美,用“坐断名山”来形容他的禅定修行,用“知本色”来形容他对佛法的领悟。
最后八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位高僧的祝愿和赞美,认为他的德行和修为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足以让人们敬仰和赞美。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也展现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