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遇·之十五》 昔称夭桃子。

昔称夭桃子。

意思:以前称为夭折桃子。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感遇·之十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对贵人兴衰、生命无常的深深感叹。 首句“贵人难得意”,直接点明主题,揭示了人生的艰难,即使是贵人,也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得意之时总是短暂。 “赏爱在须臾”,诗人用“须臾”这个时间概念,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即使是短暂的快乐,也难以长久。 “莫以心如玉”,诗人用“心如玉”这个比喻,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的脆弱,无法抵挡世事的变迁。 “探他明月珠”,诗人用“明月珠”这个意象,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就像探寻明亮的珍珠一样,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夭桃子”和“舂市徒”的对比,强调了人的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鸱●【左号右鸟】悲东国”和“麋鹿泣姑苏”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消逝、世事变迁的深深悲痛。 最后,“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诗人用“扁舟去五湖”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贵人难得意。
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
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
今为舂市徒。
鸱●【左号右鸟】悲东国。
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
扁舟去五湖。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桃子

    读音:táo zi

    繁体字:桃子

    短语:

    英语:peach

    意思:
    1.桃树的果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

  • 夭桃

    读音:yāo táo

    繁体字:夭桃

    意思:
    1.《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艷丽的桃花。
    宋·曾巩《南湖行》之二:“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清·曹寅《三月

  • 读音:

    繁体字:

    短语:君 哥 先生 郎

    英语:midnight

    意思:1.犹怎么﹑作么。

    近义词: 儿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