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晓》 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初。

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初。

意思: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开始。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秋晓》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初》是一首描绘秋日清晨景色,表达诗人孤独和怀旧情感的诗。 首联“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初。”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半庭月残暗示了夜已过去,黎明即将到来,而江郡鼓声初则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两句诗以动衬静,突显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和幽美。 颔联“秋气满南国,晓云高太虚。”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满溢在整个南国,表现出秋天的广袤和深远。晓云高太虚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云在高空飘荡,仿佛触手可及。 颈联“负霜鸿翼健,含雾橘花疏。”描绘了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的形象,负霜鸿翼健描绘了鸿雁的健壮翅膀和凌厉气势,含雾橘花疏则描绘了带着露水的橘子花的稀疏。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他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此景无人共,朝阳入敝庐。”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而美丽的景色感到孤独,只有自己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朝阳入敝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他似乎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看到了朝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清晨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怀旧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庭残月在,江郡鼓声初。
秋气满南国,晓云高太虚。
负霜鸿翼健,含雾橘花疏。
此景无人共,朝阳入敝庐。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残月

    读音:cán yuè

    繁体字:殘月

    英语:waning moon

    意思:(残月,残月)
    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